□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夏鑫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湖南益阳南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化、法治化、数字化提升,持续推动基层发力与市域统筹相向而行,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善治之路。
小网格大治理
“如果不是政府关怀,我怕是早就不行了。”家住火箭社区第七网格的独居老人尹某某是社区的困难人员,今年76岁,双目失明,无固定生活来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网格员孟尚益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将老人列为自己重点服务对象,每天不管多晚都要去看看才放心。去年9月,尹某某因病住院,孟尚益积极号召社区共建单位及党员群众及时为老人送去“救命钱”。
小网格里装着群众万千事。近年来,南县推动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探索“支部进网、部门包网、党群联网、科技兴网”模式,用“网格+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织就“最后一米”的幸福。
南县按照“因地制宜、容量适中、方便管理、红色带动”的原则,将全域划分成436个网格,在确保党组织覆盖基层治理最小单元的同时,同步打造红色网格、红色驿站等近200个“小微”网格党建服务点,有效处理好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与此同时,南县以村(社区)为主阵地建立网格化管理协调指挥中心,落实协调、指导、督办、考核等职责,推行网格“一周两巡”工作模式和“五必访”工作机制,结合法治宣传、纠纷排查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分时段、分区域入户走访,全面建立民情台账。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小心愿蕴含大幸福。南县辖区166个村(社区)和97个县直及省市驻南县单位分别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结合平安“益”起来志愿服务活动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扎实开展红色认领特色活动,主动收集、认领、办理群众“微心愿”。去年以来,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全县有效处理群众急难愁盼1.6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9.93%。
小品牌大民生
近年来,南县坚持品牌化、特色化抓实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推进“有事一起议”的乡村“微自治”模式,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为筑牢自治根基,南县把村规民约“修订权”交给群众,推动全县166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100%,有效拓宽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和范围。按照入村调研、大会讨论、征求意见等“七步工作法”,各村(社区)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群众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
南县在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上持续发力,切实发挥县、镇、村(社区)三级群团调解的重要作用,采取“三色预警”“三调联动”等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善治。去年以来,试点培育的63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上就办”“法益同春”等多个品牌调解室就地调解邻里矛盾900余起,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务议事提出建议600余条。
小平台大服务
南县将“智治”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建好建强城乡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确保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该县还依托标准化、实战化综治中心建设,促进“云边端”一体化发展,打造数据汇聚中心。充分运用益阳市城乡末端感知系统,破除条块、内外、上下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共享与交换,实现“多网融合、一网受理”。同时,坚持强化成果广泛运用,按照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思路,深化多部门业务联动和信息交换,围绕基层所急、实战所需、群众所盼,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展业务场景、提升“智治”效能。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南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管用、实用、好用’,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治之路。”南县县委政法委书记胡劲峰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