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今天,以“强化分类治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主题的上海社会建设专家讲坛举行。
该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导、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和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共同主办。
社区分类治理是重要方式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上海各区和街镇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基层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经验,就是注重社区分类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为了便于社区开展分类治理工作,黄浦区民政局在“社区分类治理工作七法”的基础上制订形成了《黄浦区社区分类治理指数和实施办法》,因地制宜配套针对性的分类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黄浦区持续推进社区分类治理的实践和已取得的成效,对全市的社区治理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有财作了题为“黄浦区社区分类治理的有效探索”的主题交流。唐有财认为,社区分类治理是实现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方式。社区分类治理不仅是一种治理方法,更是系统化工程,还应该适应数字社会的特点,强化技术支撑和专业赋能,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讲坛上,受邀专家作了点评。上海《宣传通讯》主编田冰认为,社区分类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新起点。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桦则认为,社区分类治理要彰显“上海特色”。上海社科院智库建设处副研究员李宗克则聚焦构建社区分类治理指数,认为它是基层治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
最后,上海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社会建设处处长竺亚作了题为“强化分类治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讲话。竺亚指出,根据党的二十大要求,应深刻认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对一个国家而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对一个城市而言,更是如此。需要我们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基层社区治理的探索创新,有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种是强调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另一种则强调自上而下的理论引领,本次讲坛总结、讨论的社区分类治理更大程度属于这种模式。
竺亚建议,社区分类治理需要自上而下的理论引领,需要政府牵头,组织学界、理论界一起来做。具体说来,一是精准做好社区分类,二是精确掌握社区动态,三是精心做好调查研究,四是精细做好总结推广,共同谱写上海基层社区治理的崭新篇章。
上海各区民政局和地区办相关负责人及部分社区干部代表等出席会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