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农民福祉。近年来,全南县瞄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关键点,聚焦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以“宅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迭代升级,努力绘就农民安居、乡村宜居新图景,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让乡村发展有活力。
“旧宅地”焕发“新活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盖房子头疼了快两年的钟志灵,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金龙镇来龙村来龙围村小组“宅改”的第一个受益者。
2018年,因老房子多且年久失修,来龙围村小组进行整村拆除。拆了老房子,钟志灵既喜又忧:喜的是,村里要重新规划建新村;忧的是,自家仅有40平方米的老宅基地,想建新房困难重重。
转机出现在2019年年底,来龙村试水宅基地制度改革。根据《全南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意见》,来龙村规范和明确农民宅基地资格权,既保障农民的合法建房资格权益,确保户有所居,又做到一碗水端平。
得益于“宅改”,钟志灵在村里预留的一宗宅基地内,获得了一块90平方米的地基建新房。目前,房屋正在装修,今年年底一家人有望入住。村党支部书记钟卫东告诉记者,来龙围村小组通过拆除乱搭乱建、破旧空心房,预留宅基地6宗,可为村民提供11套新房建设用地。
针对农村无序建房现象,全南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建新须拆旧”要求,把好准入关、选址关、风貌关,从源头上规范农村住房建设。
房屋建在哪里,规划说了算。全南县完成了70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和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明确村庄建设用地范围,预留农民建房用地。同时,鼓励农村集中规划选址建房,防止农民随意用地、盲目建房。严格建房审批程序,严控宅基地面积。编印住房推广图册供大家参考,对按规划集中建房、统一建筑风貌且退出老旧宅基地的给予奖励。金龙镇木金村水东坝村小组通过村民理事会有偿回购,集中规划建房,既满足了44户村民建房需求,又节省建设用地15亩。
“小地块”变身“大天地”
无人机镜头里的城厢镇田心村鹅井村小组,白墙黛瓦鳞次栉比,道路平坦宽阔,村庄整洁美丽。“‘宅改’后村里大变样,到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村民郭玉明感慨连连。
闲置宅基地,如何引导村民自愿退出?这是“宅改”中的硬骨头。
“在农村,‘宅基地是老祖业’的观念浓厚,一户多宅、超面积宅基地闲置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全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渝峰告诉记者,为有效解决“危、旧、空”宅基地退出难题,该县结合新一轮“宅改”,探索自主流转、有偿拆除等路径。出台农村宅基地流转办法,对自愿退出的进行补偿。
田心村对退出宅基地的村民发放“宅票”,明确宅基地四至边界、面积,村民在征拆、建房时可凭票享受相应政策,也可以通过有偿转让、入股、流转等方式盘活空闲资产。“宅票”加盖镇政府、村委会及村民理事会公章,保留退出老旧宅基地村民的资格权,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有了“宅票”后,村民退出老旧宅基地的热情高涨。鹅井村小组一块1384平方米的空地,由14户村民无偿退出的老旧宅基地组成。作为村里的预留宅基地,目前,空地暂时被改造成菜园。
通过“宅改”,村集体对宅基地的处置有了更大自主权,也取得了更明显成效。为彻底改变新村旧貌并存和“空心村”局面,全南县各村对退出的零散宅基地,因地制宜打造成小花园、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停车场等,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美化农村人居环境。
“冷资产”激发“热效应”
松绑后的老旧宅基地,价值正在被激活。
在陂头镇正河村里庄坝村小组,来自广东的客商余志学把3栋旧民房改造成民宿。7月21日,记者来到正河,只见白鹭清荷碧浪,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田园风景画。“客人都说这里山清水秀,空气特别好。”余志学告诉记者。
“沉睡”的宅基地如何变现?全南县把眼光转向市场,打破使用权受限、农房闲置、退出宅基地荒废的瓶颈,对闲置宅基地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租则租,探索农商融合、农旅融合发展路径,让“冷资产”激发“热效应”。
正河村推动“宅改”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将村里的闲置宅基地交给专业运营团队,用好300多亩荷花产业,举办荷花旅游节,将其打造成乡村旅游打卡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村党支部书记谌雷告诉记者,仅3栋民宿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收益。
在龙源坝镇雅溪村,百年围屋,客家擂茶,宁静悠远。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雅溪村将“宅改”与古村保护开发相结合,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围绕乡愁主题,打造“千年雅溪”IP。一间间破旧荒废的老房,变成一家家清新雅致的民宿、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寂寥的村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超40%。
综合盘活利用,有效解决了退出宅基地荒废问题。对退出的集中连片宅基地,全南县优先实施“增减挂”项目,增加村集体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近三年,该县共完成“增减挂”项目1030亩,为村集体增加收益2060余万元。(钟慧燕 全媒体记者 曹小武)
关键词: